6月15日晚,蚌埠开埠100周年大会暨大型歌舞诗报告《百年跨越》文艺晚会在龙子湖体育馆隆重举行。作为蚌埠的四名杰出人物代表之一,国际玻璃协会候任主席,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在晚会上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彭寿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来到蚌埠30年,蚌埠成就了我的事业,成就了我的家庭,也成就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。我们有信心在蚌埠这片热土上,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,打造第一个收入突破100亿的企业集团,造福于蚌埠人民,感恩于蚌埠人民,回报于蚌埠人民。我将牢记“蚌埠”、“玻璃”这两个关键词,因为这成就了我,成就了我们玻璃的事业。”
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海深,副省长谢广祥,省政协副主席田唯谦,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,兰州、淮安、阜阳、六安等兄弟城市领导,蚌埠籍知名人士,国内外客商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应邀出席大会。蚌埠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启涛在大会上致辞。王晓淮、方志宏、何金良、顾世平、巫希平、张孝成、江娅、赵燕明、王勇勇、周勇等市几大班子领导,市级老领导等参加大会。
大型歌舞诗报告《百年跨越》以回顾光辉历程,讴歌发展成就,颂扬蚌埠人民和英雄人物,展望美好未来为主旨,融入百年蚌埠历史文化元素,原汁原味、大气磅礴。演出以《盛世欢歌》为序,分为《大铁桥的记忆》、《老槐树的诉说》、《淮河一路歌唱》、《百年辉煌跨越》四个篇章,并在尾声《乘着高铁飞翔》中圆满落幕。
1911年,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建成,津浦铁路南段通车,蚌埠正式开埠,被形象地称为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,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。100年来,居于津浦铁路和淮河交汇点的蚌埠,逐步成为南北铁路水运的交通枢纽,人流物流集聚,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皖北商贸重镇、淮河流域中心城市。100年后的2011年,京沪高铁将全面通车并在蚌埠设站,蚌埠从此跨入“高铁时代”,为进一步放大蚌埠的区位和综合交通优势,在新起点上加速蚌埠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。